AT99詐騙全解析:手法、案例與防範指南
AT99詐騙是什麼?
近年來,「AT99詐騙」這個名詞在台灣的網路討論區、社群媒體和警政單位的宣導中頻繁出現,成為新型態金融詐騙的代名詞。AT99詐騙本質上是一種結合 社交工程 與 技術漏洞 的複合型詐騙手法,詐騙集團透過精心設計的劇本,誘導受害者主動將資金轉入特定帳戶,或提供個人敏感金融資訊。
「AT99」這個名稱源自此類詐騙中常見的特徵—受害者收到的簡訊或電子郵件中,常會出現「AT99」這樣的代碼或識別符號。實際上,這可能是詐騙集團隨機生成的交易代碼,目的是讓整個詐騙過程看起來更加「專業」和「真實」,降低受害者的戒心。
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的統計,2022年台灣發生的AT99詐騙案件較前一年增長了近40%,平均每起案件的財損金額達到新台幣15萬元以上,顯示此種詐騙手法不僅普及率高,且造成的財務傷害也相當可觀。
AT99詐騙的常見手法解析
1. 假冒銀行或金融機構
這是最典型的AT99詐騙模式,詐騙者會偽裝成受害者往來銀行的客服人員,透過電話、簡訊或LINE等通訊軟體聯繫受害者。常見話術包括:
- 「您的帳戶出現異常交易,代碼AT99,請立即聯繫客服」
- 「檢測到您的帳戶有安全風險,代號AT99,需立即驗證身份」
- 「系統升級導致帳戶異常,請提供驗證碼AT99以恢復正常」
詐騙者通常會偽造來電顯示,讓電話看起來真的來自銀行,並使用專業術語增強可信度。一旦受害者相信並提供OTP密碼、網銀帳密等資訊,帳戶資金便會被迅速轉出。
2. 虛假購物交易糾紛
另一種常見的手法是冒充網路賣家或購物平台客服,謊稱先前的交易出現問題。例如:
- 「您購買的商品付款失敗,訂單編號AT99,請重新付款」
- 「系統錯誤導致重複扣款,請按指示操作退款,驗證碼AT99」
- 「成為高級會員需認證,請提供銀行資訊,認證號AT99」
這類詐騙特別針對近期確實有網路購物的民眾,利用真實的購物記憶降低警戒心。
3. 假投資真詐騙
近年投資詐騙猖獗,AT99手法也延伸至此領域。詐騙集團會通過社交媒體或簡訊傳送類似訊息:
- 「獨家投資機會,輸入代碼AT99享高額回報」
- 「您的股票交易出現異常,委託編號AT99,請立即處理」
- 「加密貨幣套利機會,使用邀請碼AT99免手續費」
這類訊息通常會引導受害者至假冒的投資平台,初期可能給予小額獲利以取信,待大筆資金投入後便消失無蹤。
4. 偽造政府機關通知
詐騙者也會假冒稅務機關、健保局或其他政府單位,聲稱:
- 「您的稅務申報有誤,案件編號AT99,請立即補繳」
- 「健保卡遭盜用,異常就醫紀錄AT99,需凍結帳戶」
- 「紓困補助申請成功,請確認帳戶,申請號AT99」
此類詐騙利用民眾對公部門的信任,尤其針對中高年齡層較不熟悉公務流程的族群。
AT99詐騙的實際案例分析
案例一:假冒銀行客服盜轉百萬
2023年初,台北市一位50多歲的陳姓教師接到自稱「XX銀行風控部門」的電話,告知她的帳戶有異常登入紀錄,交易代碼AT99,需立即核對身份。詐騙者能準確說出陳老師的姓名、電話和銀行名稱,讓她信以為真。
在詐騙者引導下,陳老師下載了遠端控制軟體,並在「核對過程」中輸入網銀密碼和收到的OTP驗證碼。短短10分鐘內,帳戶內新台幣120萬元被分5筆轉至海外帳戶。事後調查發現,詐騙集團事先透過資料外洩取得個人資訊,使詐騙更顯真實。
案例二:假網拍退款盜刷信用卡
台中一名大學生在蝦皮購買衣服後,收到賣家訊息表示「付款未成功,訂單號AT99」,並附上連結要求重新輸入信用卡資料。該生不疑有他,點入連結後輸入卡號、安全碼和有效期。結果不僅衣服沒收到,信用卡更在當晚遭盜刷新台幣8萬多元於海外網站。
警方追查發現,所謂的「賣家」帳號是假冒的,連結導向精心設計的釣魚網站,專門竊取金融資訊。
案例三:假投資平台吸金上億
2022年破獲的一個詐騙集團,透過LINE群組散布「高報酬外匯投資」訊息,要求參與者使用邀請碼AT99註冊。平台初期允許小額出金,待受害者加大投資後便以「系統升級」、「監管審查」等理由凍結帳戶,估計全台有超過200人受害,總損失達新台幣1.2億元。
如何辨識與防範AT99詐騙?
1. 辨識詐騙的七大紅旗
- 緊急性語言 :「立即處理」、「否則帳戶將被凍結」、「限時優惠」等製造恐慌
- 要求提供敏感資訊 :如密碼、OTP、信用卡安全碼等正規機構絕不會索要的資料
- 非官方聯絡方式 :銀行不會僅透過LINE、簡訊處理重要帳戶問題
- 網址異常 :釣魚網站網址可能近似但非官方(如xx-bank.com vs xxbank.com)
- 來路不明的附件或連結 :可能含有惡意軟體
- 過於美好的承諾 :異常高的投資回報、完全無風險等不現實條件
- ATM奇怪指示 :如要求切換英文介面、輸入「 9999 」等特殊數字組合
2. 具體防範措施
- 官方管道確認 :掛斷後直接撥打銀行/機構官方客服電話查證
- 啟用雙重認證 :為所有重要帳戶開啟二次驗證,增加安全性
- 定期更新密碼 :避免不同帳戶使用相同密碼
- 安裝防詐軟體 :如Whoscall辨識可疑來電、瀏覽器防釣魚擴充功能
- 提高警覺教育 :特別提醒家中長輩常見詐騙手法
- 檢查網站安全性 :正規金融網站應有https://及綠色鎖頭標誌
- 限制帳戶權限 :日常使用帳戶與大額存款帳戶分開,降低風險
3. 遭遇詐騙時的緊急處理
若不幸已提供資訊或轉帳,請立即:
- 撥打銀行客服 緊急掛失 卡片或凍結帳戶
- 向 165反詐騙專線 報案,取得報案證明
- 保存所有相關 通話記錄、簡訊、網頁截圖 等證據
- 若已安裝惡意軟體,應將裝置 離線並重灌系統
- 通知親友提高警覺,避免連鎖詐騙
法律層面與受害者支援
1. 台灣相關法律規定
在台灣,AT99這類金融詐騙主要涉及以下法律責任:
- 刑法第339條 詐欺罪: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
- 刑法第339-4條 加重詐欺罪:若冒用政府機關或三人以上共犯,可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
- 洗錢防制法 :隱匿詐騙所得可能面臨更重刑責
近年司法機關對此類犯罪多從嚴處理,尤其針對跨境詐騙集團,刑度有加重趨勢。
2. 受害者可尋求的協助
- 法律扶助基金會 :提供經濟弱勢者免費法律諮詢
- 銀行爭議款項申訴 :部分情況下可申請爭議款項返還
- 心理諮商支援 :各縣市衛生局提供心理輔導資源
- 被害人保護協會 :協助法律程序與心理重建
值得注意的是,由於詐騙集團多設於海外,資金追回難度較高,因此 預防遠勝於事後補救 。
總結與呼籲
AT99詐騙之所以能持續猖獗,在於詐騙集團不斷 進化手法 並 利用人性弱點 —無論是對權威的信任、對損失的恐懼,還是對利益的渴望。隨著AI技術發展,未來可能出現更精緻的 深度偽造語音 甚至 視訊詐騙 ,挑戰我們的辨識能力。
防詐最根本的原則是: 任何透過電話、網路主動聯繫並涉及金錢或個人資訊的要求,都應先假設是詐騙 ,並透過已知官方管道獨立查證。金融機構與政府單位也正推動更多防護措施,如約定轉帳限制、異常交易警示等。
最後提醒,防詐意識需要 全民共同建立 ,多與家人朋友分享最新詐騙手法,特別是較少接觸網路資訊的年長族群。只有保持警覺、互相提醒,才能有效降低受害風險,守護辛苦累積的財產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