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T99 詐騙解析:手法、特徵與防範指南
什麼是AT99詐騙?
近年來,一種名為「AT99詐騙」的新型詐騙手法在台灣迅速蔓延,已造成無數民眾財產損失。所謂「AT99詐騙」,本質上是一種結合傳統電信詐騙與現代科技手段的複合型詐騙模式,其名稱源自詐騙集團在操作過程中常用的代碼「AT99」。這種詐騙手法之所以特別危險,在於它巧妙地利用了人們對銀行系統的信任與對新科技的不熟悉,透過精心設計的劇本逐步誘導受害者上當。
根據刑事警察局的統計數據,2023年全台詐騙案件通報數超過3萬件,其中AT99相關詐騙案件佔比已達15%,且呈現持續上升趨勢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AT99詐騙的平均財損金額高達新台幣25萬元,遠超其他類型詐騙案件的平均水平,顯示其危害性不容小覷。
AT99詐騙與其他詐騙手法的關鍵差異
技術層面的差異:偽造銀行系統的精密性
AT99詐騙最顯著的特徵在於其 高度模仿銀行系統 的技術能力。與傳統詐騙僅透過電話或簡訊聯繫不同,AT99詐騙者會偽造幾乎與真實銀行APP或網頁完全相同的界面。以下是技術面的主要差異:
| 特徵 | 傳統詐騙 | AT99詐騙 | |------|---------|---------| | 聯繫方式 | 單純電話/簡訊 | 多管道結合(電話+簡訊+偽造網頁/APP) | | 技術含量 | 低,主要靠話術 | 高,涉及網頁偽造、系統入侵等技術 | | 可信度 | 較易識破 | 極高,專業設計的銀行系統界面 |
詐騙集團會先透過電話聯繫受害者,再引導至精心設計的偽造銀行網頁或APP,這些偽造系統甚至能夠顯示受害者的真實帳戶資訊,進一步降低戒心。
詐騙流程的差異:多階段精密操作
AT99詐騙的另一特點是其 多階段、循序漸進 的操作流程:
-
初步接觸階段 :詐騙者通常假冒銀行客服、郵局人員或電商平台,聲稱偵測到異常交易或帳戶問題。
-
建立信任階段 :提供部分真實帳戶資訊取信於受害者,甚至能說出近期交易紀錄。
-
技術操作階段 :引導受害者安裝遠端操控軟體(如TeamViewer、AnyDesk)或訪問偽造銀行網站。
-
資金轉移階段 :在取得完全控制權後,透過「AT99」等特殊代碼操作網銀系統進行轉帳。
這種分階段、漸進式的詐騙手法,使得受害者在過程中往往難以即時察覺異常,等到發現受騙時,資金通常已被迅速轉移至海外帳戶。
目標對象的差異:鎖定數位銀行用戶
與傳統詐騙隨機撥打電話不同,AT99詐騙往往 鎖定特定族群 :
- 經常使用網路銀行的中高收入族群
- 對新科技接受度高的年輕至中年上班族
- 近期曾在電商平台消費的用戶
詐騙集團會透過非法取得的個資,針對性地設計詐騙話術,大幅提高成功率。根據消基會調查,30-50歲的網路銀行使用者佔AT99詐騙受害者的72%,顯示此族群特別容易成為目標。
AT99詐騙的完整運作機制
第一步:精準鎖定受害者
AT99詐騙的成功基礎在於 個資的精準運用 。詐騙集團通常透過以下管道獲取受害者的詳細資訊:
- 駭入電商平台或中小企業資料庫
- 購買地下黑市的個人資料包
- 透過木馬程式收集用戶設備中的資訊
- 從銀行內部不肖員工取得部分交易紀錄
有了這些資料後,詐騙集團能說出受害者的近期交易、帳戶餘額等敏感資訊,大幅增加可信度。一位不願具名的金融業資安主管透露:「我們發現詐騙集團掌握的客戶資料,有時詳細到連行員都感到驚訝,這顯示我們的資料保護系統存在嚴重漏洞。」
第二步:完美偽造的銀行系統
AT99詐騙最令人防不勝防之處在於其 偽造銀行系統的真實性 。這些偽造系統通常具有以下特徵:
- 網址與真正銀行網站極為相似(如將「ctbcbank」改為「ctbcbonk」)
- 界面設計、色彩配置與真實APP幾乎相同
- 能夠顯示受害者真實的帳戶餘額(透過先前獲取的資料)
- 甚至能模擬完整的轉帳流程,包括OTP驗證頁面
更可怕的是,部分高階的AT99詐騙會使用「中間人攻擊」(MITM)技術,在受害者登入真實網銀時竊取憑證,再即時同步資料至偽造系統,使整個過程更加天衣無縫。
第三步:利用「AT99」代碼完成詐騙
當受害者被引導至偽造系統後,詐騙者會以「解除設定」、「升級安全等級」等名義,要求受害者輸入包含「AT99」的特殊代碼。實際上:
- 「AT」代表「Automatic Transfer」(自動轉帳)
- 「99」則是指定金額的倍數(如99代表全額轉出)
一旦輸入這些代碼並確認,受害者的帳戶資金將被立即轉出至詐騙集團控制的帳戶。由於整個過程看似是正常銀行操作,許多受害者直到收到銀行通知簡訊才驚覺受騙。
真實案例分析:AT99詐騙如何得逞
案例一:假冒銀行客服升級系統
台北市一位35歲的張姓工程師接到自稱「國泰世華銀行」客服的電話,表示他的帳戶有異常登入紀錄,需要立即升級安全系統。詐騙者能準確說出張先生最近的三筆交易,使他降低戒心。
「客服」要求張先生下載一款「安全認證」APP,並引導他開啟網銀輸入「AT999999」等指令。兩小時後,張先生發現帳戶中的78萬元全數被轉至不明帳戶。事後調查發現,所謂「安全認證」APP實際是遠端操控軟體,詐騙集團透過此軟體完全控制了他的手機。
案例二:購物退款詐騙
台中一位28歲的李小姐在網路購物後,接到「客服」來電告知付款方式錯誤,需操作ATM取消分期。詐騙者引導李小姐至偽造的銀行網站,輸入「AT99」代碼辦理退款。實際上,李小姐不僅沒有收到退款,帳戶內的15萬元反而被轉出。
「整個網站看起來跟我的銀行一模一樣,甚至顯示了我的正確帳戶餘額,我完全沒懷疑那是假的。」李小姐事後懊悔地表示。
如何辨識與防範AT99詐騙
識別AT99詐騙的六大紅旗
-
非正常管道聯繫 :銀行絕不會透過電話要求客戶操作網銀或提供敏感資訊。
-
緊急與威脅話術 :如「帳戶即將凍結」、「不立即處理將產生費用」等,都是詐騙常見說詞。
-
要求安裝不明軟體 :正規銀行不會要求客戶安裝TeamViewer、AnyDesk等遠端軟體。
-
特殊代碼操作 :任何要求輸入「AT」、「*xx#」等特殊代碼的情況都應高度警惕。
-
網址細微差異 :仔細檢查網址拼寫,詐騙網站常使用形似字母(如將「l」改為「1」)。
-
非官方聯絡方式 :銀行客服電話應從官方網站獲取,而非來電顯示的號碼。
實用防範措施
-
啟用雙重認證 :為所有金融帳戶啟用簡訊OTP或生物識別等雙因素認證。
-
定期更新密碼 :每3-6個月更換網銀密碼,並避免在不同平台使用相同密碼。
-
安裝正版防毒軟體 :可有效攔截惡意網站與釣魚連結。
-
設定轉帳限額 :在網銀中設定每日轉帳上限,降低潛在損失。
-
善用銀行安全功能 :如約定帳戶設定、異常交易提醒等。
-
保持懷疑態度 :遇可疑情況直接撥打銀行官網提供的客服電話確認。
萬一受騙後的緊急處理步驟
若不慎成為AT99詐騙受害者,請立即採取以下行動:
-
第一時間聯繫銀行 :撥打銀行客服電話要求凍結帳戶,越快行動越有可能阻止資金轉出。
-
保存所有證據 :通話紀錄、簡訊、電子郵件、網站截圖等都是重要證據。
-
立即報警 :前往警局製作筆錄,取得報案證明以利後續求償。
-
通知相關單位 :
- 165反詐騙專線
- 銀行公會詐騙投訴管道
-
金管會銀行局申訴系統
-
監控信用報告 :定期查詢聯徵中心信用報告,防止詐騙集團進一步冒貸。
-
尋求心理支持 :許多受害者會經歷焦慮、自責等情緒,可尋求專業心理諮商。
金融機構與政府的因應措施
面對日益猖獗的AT99詐騙,台灣金融機構與政府已採取多項措施:
銀行端強化防護
-
智慧型詐騙偵測系統 :多家銀行導入AI系統分析異常交易模式,即時攔截可疑轉帳。
-
轉帳冷靜期 :部分銀行提供大額轉帳延遲到賬服務,給予客戶反悔時間。
-
強化客戶教育 :透過APP推播、簡訊等方式持續提醒客戶最新詐騙手法。
政府立法與執法
-
打詐綱領1.5版 :行政院推動跨部會合作,強化詐騙防堵機制。
-
個資法修法 :提高企業資料外洩罰則,強化個資保護責任。
-
跨境合作 :與東南亞國家合作打擊詐騙集團據點,2023年已破獲多個犯罪集團。
結語:提高警覺,共同防詐
AT99詐騙代表著詐騙手法的不斷演進,從單純的話術欺騙發展為結合技術與心理學的精密犯罪。面對這種威脅,單靠個人警覺已不足夠,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建構防詐網絡。
最重要的是記住: 沒有任何正規銀行會要求客戶透過電話或網路提供密碼、操作轉帳或輸入特殊代碼 。保持冷靜、多方查證,是防範所有類型詐騙的不二法門。
隨著科技的發展,未來詐騙手法必定會越來越精緻,但只要有足夠的知識與警覺,我們仍然能夠保護自己與家人遠離財務損失。定期關注165反詐騙專線發布的最新警示,與親友分享防詐資訊,共同打造更安全的數位金融環境。